《深圳商报》:香港当代文化中心主席荣念曾——跨界交流
时间:2011-07-06 【返回列表】

深圳商报记者 刘 瑜/文   韩 墨/图  

 

在香港文化圈,“荣念曾”是众多集体记忆共同的关键词。在这个名字前面,通常被冠以“香港文化教父”之称。上个月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上演荣念曾排的新戏《舞台姐妹》,六位昆剧演员在彼此的声音里寻找相同跟相异,并且在西方歌剧中拓宽视野。

 

“香港跟深圳都在做同样的事情,我们需要聆听去启发下一步的做法”,在昨天举行的深港文化创意论坛上,这位“教父”以当代实验戏剧的演绎,类比深港创意文化合作。

 

荣念曾有众多的头衔:香港当代文化中心主席、香港前卫戏剧代表“进念·二十面体”艺术总监、香港设计中心董事等。在美国念书时,他学的是建筑设计,回港后,他却没把自己固守在单一的行业里。即便戏剧创作,除了“实验”、“跨界”,他常身兼三职——导演、文本、舞台设计,前不久在上海世博会上演的《夜奔》亦是如此。

 

无论演讲还是访谈,他多次提到“交换角色”、“没有界限”。他说,他从不去划分官方还是民间,香港人还是深圳人,“我们就是搞创意、搞文化的人,我们都希望有跨越,通过跨越、交换角色,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

 

荣念曾一副笑呵呵的模样,在记者的采访本上随手画下一个京剧人物——那是他最近的漫画题材。

 

 

跨越会激发创意  

 

“文化广场”:在您看来,香港文化的显著特点有哪些?

 

荣念曾:多元,这里讲的不是各种艺术表达,而是指有各种各样的艺术组织,都在独立思索、拓展理念。另外,香港可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艺术发展局作为半官方组织由民选成员组成,由民间提名产生,我们也在讨论“程序是否可改进得更好”等问题,文化艺术界也需要倡导选举,去更好代表整体艺术发展。

 

香港是一个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地方,尤其在亚太地区,比如第一个举办艺术节。其实香港更重要的不是表面上的这些活动,而是多种机构不断推动多元文化发展,像当代文化中心、进念·二十面体等,这些组织本身比较多元化,不是做单一的,而是多元化、跨越的,越是跨越才会越多创意。

 

“文化广场”:您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基础,“跨界”的基础是什么?

 

荣念曾:胆大心细。跨文化需要有足够的自信,但这个自信来自于学问基础,知己知彼,不然就是表面现象。我觉得在未来深港合作中也是同样,怎么共同地向全世界文化作深层次的交流,回到基础上,要有基本的学识和学问。

  

 

吸引港人来深看戏  

 

“文化广场”:深港两地如何取长补短?

 

荣念曾:深圳吸引了全国最好的资源,这是绝对优势,香港的长处在于对外文化交流的体制灵活,包括人才和资讯。

 

香港设计师一直在往外走,曾经有过调查,在国际大企业的华人设计总监中,香港设计师所占的比重最多。香港设计师在往全世界走,这是个健康的趋势。内地也应该走出去,走向全世界,因为有更多交流才有更大发展,拓展视野非常重要。

 

“文化广场”:您认为深圳应该建立起怎样的文化生态?

 

荣念曾:我希望将来香港人都能到深圳来看戏,但现在相反。深圳应该吸引汇聚全国艺术人才,建立艺术中心。关键要让他们留下来,可以多注重挖掘和培育年轻的、有潜力的艺术家,提供机会让他们更好的发展。

 

深圳应建立中外文化交流基地,比如将国内最尖端的艺术家请来。他们来深圳容易,但去香港还是有点困难。让他们常驻深圳,至少半年,然后香港又请来国际艺术家也常驻半年,引导全世界艺术互动,产生创意互动。这个又要回到基本建设的架构上,很多剧场还是在经济效益的大前提下运作,还没考虑到文化的长远效益。

 

  

建立创意产业智库  

 

  “文化广场”:深港两地如何实现真正的交流与合作?

 

  荣念曾:深港合作长远说是在珠三角整个产业基础上如何搭建平台,我觉得应该首先建立非政府、非盈利的平台,这样灵活性比较大,最重要的是两边都需要一个智库,创意产业的智库及文化的智库。这个智库需要做的,一是交流网络的建立,二是深港两地优势互补进行研发,三是人才培育,四是倡导性服务,满足业界需求,协助他们研发。 

 

                           荣念曾